标题

【战疫日记】践行青年使命,谱写青春华章——我院护士李伊滢支援四平市传染病院抗疫心得

【战疫日记】

践行青年使命,谱写青春华章

——我院护士李伊滢支援四平市传染病院抗疫心得

李伊滢,4月5日主动请缨前往四平市传染病医院,参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救治工作。

李伊滢1.jpg

2022年的序目令人出乎意料,疫情宛如乌云,笼罩整个城市,让人们焦虑,无处可逃。空无一人的街道,巡逻喊话的警车,整个城市都慢了下来。

三月,疫情的严峻超乎了想象,每天盯着吉林省持续上涨的新闻十分焦灼。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我主动报名了驰援一线的梯队。也感谢院领导给了我这次历练自己的机会,这座我从小长大的城市,现在守护它的这些人中,也有我一个。从院里的培训穿脱防护服、科室的培训到回家自己每天从早上起来就开始不断的练习,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工作的同时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

李伊滢2.jpg

李伊滢3.jpg

四月初,接到院里通知我们来到了传染病院,经过院里领导的考核、培训、熟悉流程、注意事项等严格把关后,我们安全上岗,面对医院的陌生环境,主要担心自己能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传染病院护士长、大夫和护士的耐心指导以及帮助下自己已经能独立值完各个班。每天穿防护服工作六个小时的强度,面对阳性患者,防护必须严格,所以每天上岗前都不敢喝水吃水果。因为身穿防护服不让自己暴露,抬头低头的动作我都避免不做,下班后脖子也变得僵直生疼,也因闷热不透气时常感觉工作时汗珠顺着皮肤淌,里面的洗手衣不知湿透又干了多少遍,护目镜常因为雾气形成的水滴变得模糊,每每摘下护目镜时都有水流下来。有时为了采血和提升工作效率,我时常用胶带把手套缠紧,摘手套后手经常被勒的发白发凉。N95口罩、护目镜和面屏三层带子常常束缚的头疼,耳朵也不知肿了多少次,脸上和手上的压痕也记不清多久后才褪去。种种的辛苦付出,随着患者们一声声谢谢、辛苦了,还有孩子们童真的面孔以及新增数的下降、出院数增多而都释然了。

李伊滢04.jpg

在这么多天里,我真正的体会到了高风险加高强度。平日里我们常常在说感同身受,但是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身受”才能“感同”。

工作同时,特别让我感动的是院里的贴心,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可能会用到的药、消毒物品等。采购十分困难的封城时期,还准备了很多日用品。我们也常常收到王西莲院长、王平副院长、张丽敏副院长的亲切问候和关心。在我遇到困难时领导们也不顾上下班和休息的时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为我解决问题加油打气让我工作更加安心。还有科室里我们的田姐,也经常会发消息问候工作如何,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等…都令我闭环管理期间特别温暖,感动,同时也因为自己是妇婴人而非常自豪。同来支援的前辈们也会教我很多,如何更好的工作、如何更好的做好防护和诸多细节等。也会互相鼓励,偶尔也会聊天放松心情。这都使我更好的有质有量的完成工作。

战疫已有月余,我想说,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光,终将迎来最盛大的繁华。彼时,抬头一看,处处皆绿,那是春天来了。我们也终将脱去战袍,承载妇婴的嘱托平安归来。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愿日月无恙,祖国康健!

图文|李伊滢

编辑|姜永生

校对|陆芃竹

A.jpg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