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疫日记】
攻坚克难,出征抗疫
——我院鲁玉支援方舱医院抗疫心得
鲁玉,3月13日——3月30日主动请缨支援伊通核酸采集工作,3月31日——4月6日参加市内核酸采集工作,4月7日至今在四平市方舱医院参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救治工作。
三月初,省内新冠疫情迅速蔓延,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攀升,让大家感受到了疫情防控形势严峻。3月13日我接到紧急通知要去支援伊通核酸采样工作,简单收拾了行李,与家人道别,14:30我们坐上了去往伊通的大巴车,看着前来送行的院领导以及同事向我们挥手道别,心里顿时感到温暖无比,也暗暗下定决心必定竭尽全力投入到抗疫的工作中,我们有坚强的后盾,我们能赢。
3月30日返回四平。18天,伊通全域清零,我们的任务完成了。当天晚上我们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市内核酸采集,我们继续战斗。4月2日,领队颜姐找到我说到:“还能再战方舱吗?”我毫不犹豫回答:“能!” 于是,我们虽然更换了新的战场,可是我们的目标从未改变,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狙击战。
4月3日,我们开始入舱前培训,穿脱防护服,手卫生,做最安全的防护,回到驻地也是反反复复的练习,熟练掌握这项操作。
4月7日,我的方舱抗疫工作正式开始,今天的工作是帮助其他疗区转运患者,4月10日我所在的疗区接收患者,我负责接管4病区70个患者,最小的患者才16个月,此时其中4人体温超过37.5℃,在22:00和0:00复测体温后仍有1人体温高,当即联系医生,遵医嘱给予了处理。1:00与下一班交接,6个小时的工作结束,进入脱衣区按规定流程进行了防护服的脱卸。脱下防护服后,我看到防护服内的汗水以及脸上N95口罩留下的勒痕,终于松了一口气,我顺利完成了第一次的舱内工作。接下来的5天又连续上了5个夜班,有了第一次的入舱工作经验,后面的工作可说驾轻就熟,熟练解决了患者各种问题。
在方舱医院战斗的日子,很容易被一件件小事感动的热泪盈眶。患者看到我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直提醒我们坐下休息一会儿。看到我们在走廊消毒要接手帮我们消毒的。不停地有患者向我们表示感谢,道声辛苦了。也有患者主动要求做志愿者协助我们发放饮食。说实话作为医护工作者,工作能够得到患者的肯定,再累再苦都会感觉瞬间烟消云散,面对患者的理解和我们整个团队的协作,我们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每天都会收获不同的小惊喜和感动。虽然做着和平时一样平凡的护理工作,但不同的是,疫情把大家的心拉的更近了,每天我们都在互相感动着,互相鼓励着,然后大家一起加油战胜疫情!
时光如白驹过隙,眨眼间我们来方舱已经近一个月了,身为一名党员,能为疫情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是我的荣幸。并且我们还有最坚强的后盾——四平市妇婴医院。我们的院领导多次给我打电话询问关心我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院里成立关爱小组,关爱关心温暖着我的家人。于亚丽护士长每天叮嘱我让我做好防护,注意安全,科里的姐姐们每天鼓励支持我,这些家人关心关爱,是我战斗下去的动力。
这次进入方舱工作学习,我们对感控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忙碌、努力让我们充实与自豪。面对工作及生活上的困难,各位领队老师们都能帮我们一一解决,工作环境一步步改善,工作流程一步步优化,制度一点点完善,患者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稳定,也让我战胜疫情的决心越来越坚定。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携手并肩、守望相助,就一定能战胜病毒,赢得胜利!也一定能共同守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图文|鲁 玉 编辑|姜永生 校对|陆芃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