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把一切献给党


我把一切献给党


我叫于清华,1930年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中共党员,父亲是解放时期区中队干部,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公公婆婆都是村里的干部。受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我从小就对军人非常羡慕,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军人,承担起保家卫国责任。1948年我主动报名参军,从山东省烟台地区海阳县应征入伍,光荣地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我的愿望终于如愿以偿了。

艰苦岁月,磨炼意志。我参军后正赶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当时我跟随华东军区第八野战医院四所负责伤病员的护送工作。前方去打仗,后方来支援。在部队后方我主要照顾伤病员的日常饮食起居护理、治疗、打饭等项工作,遇到重症伤病员就日夜守护在伤病员身旁进行治疗和护理,并安抚伤病员树立战胜伤痛的信心和勇气,希望他们早日康复,从反战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虽然在敌后方,白天部队参加激烈战斗,我们帐篷附近时常能听到有炮声和枪声,到了夜晚部队还要进行急行军,部队到达目的地后搭建展棚临时休息调整,在帐篷周围经常有蛇出没,女孩看到蛇还是挺害怕的,部队老同志就教我们学吸烟,因为蛇嗅到烟味就会躲得老远了。当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尤其是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一想到是毛泽东时代培养起来的战士,就必须树立起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一想到这些我们感到浑身都充满着力量,所以心理也就不害怕了,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又继续投入战斗……

1949 ,为了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敌残余力量,我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野战部队南下,在长江下游实施渡江作战,对国民党军进行战略性进攻战役,当时战斗非常激烈,天空飞机轰炸,地面炮声隆隆。在这场战疫中,我们冒着枪林弹雨负责伤病员的救治和转运工作,在此期间,有的伤病员失血过多急需输血,我就积极献血给伤病员,为救治伤病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作战历时42天,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突击力量的打击下,国民党军长江防线完全崩溃,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渡江战疫的全面胜利。

和平时期,积极工作。全国解放以后,我被分配到沈阳军区第二0七医院继续从事护理工作。1985年我被分配到四平市妇婴医院保健科工作。多年来,尽管自己工作单位和工作环境不断变化,但是,努力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我受党教育多年,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努力争做对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工作期间我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对待病人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想病人之所想,帮病人之所需,满腔热忱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我用真情感动患者,用真心服务患者,用医者仁心的大爱,重新扬起患者的生命风帆。因此,优质的护理工作时常得到病人的认可和赞许,也多次受到医院的表彰和奖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于198710月份正式离休。如今我已进入耄耋之年,虽然已经离休,但是心系医院,依然关注着医院的各项建设事业,努力为医院建设献计献策,发挥余热。目睹医院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感到非常地欣慰。医院领导对我们离休老同志非常关心,逢年过节都会到我家来走访慰问,这充分说明医院领导在政治上尊重老干部,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积极落实党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对老干部的各项政策和待遇,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各级党委对离休老干部的关爱。正如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西莲在春节期间来我家慰问时说的那样:“离休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我们党的历史。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就是对老干部工作的肯定和回报。”我一定不辜负党组织的培养,退休不褪色,我为党旗添光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讲述着我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一玫玫纪念章真实地记录我为国家奋斗的光辉岁月。新的历史时期,我有幸目睹了新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所取代的新成就,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进入新的落实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昂首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路上。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唯有奋斗,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1.jpg

于清华口述   张伟整理

编辑:姜永生   校对:陆芃竹

A.jpg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