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援疆日记】
白衣照丹心,万里赴边疆
2022年6月24日,我参加了四平市卫健委组织的对口支援新疆吉木乃县工作。临行前院领导和同志们带着殷切的嘱托和深深的祝福送我踏上了边疆之旅。
经过几天疲惫的旅程我终于踏上了新疆吉木乃县这片美丽而陌生的土地,满怀着憧憬与信心我立刻投身到了新的医疗工作。
初入儿科病房,恰逢儿科刘选超主任去乌鲁木齐进修学习,巴合提古力主任休年假,科室里只剩下三位年青医生,有的刚刚工作不到一年。这种情况下,我不仅要担负起每天儿科日常门诊值班、住院患者病房查房、产科新生儿科患者的日常查房及急诊抢救工作,而且还负责儿科危重症患儿24小时会诊工作。每天工作结束后也时刻保持备战状态,即使休息日也不能离开住宿地。虽然放弃了欣赏新疆美景的机会,但对于我来说,用所掌握的医疗技术实实在在帮助了新疆人民,和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一起成长,我感到非常开心。
记得那是入科的第一天,科室的医护兄弟姐妹热情地接待了我,听着他们一声声“老师”的呼唤,看着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在心底里暗暗下决心,一定利用援疆的这段时间,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诊疗技术倾囊而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边疆地区的医生,努力培养和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当我走入病房,看到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患者,多年的职业经历使我很快融入了新的医疗环境。当查看到一个一岁多的小患者时,经治医生详细汇报了病史,家属诉患儿昨夜哭闹剧烈、睡眠差,晨起之后精神萎靡,饮食少,一般状态差,却未查出明显病因,所以请我会诊。我快速查看了一下患儿,立刻发现患儿有明显的喉鸣音,急性喉炎不排除,因急性喉炎属于儿科急症,需要医生快速识别并及时处理,否则一旦病情恶化,很容易因为喉头水肿造成喉梗阻,导致患儿窒息死亡。之后我又详细询问患儿家属病史,询问出患儿昨夜开始出现咳嗽、声音嘶哑,经过细致查体结合辅助检查,最终明确急性喉炎诊断,立即加用“甲强龙”静脉输液、“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抗炎、减轻喉头水肿,并向家属详细交代病情,解除家属疑虑和担忧。并叮嘱值班医生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午后我利用休息时间早早来到病房查看患儿,患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已能下床玩耍,听诊喉鸣音明显减轻,家属感激地握住了我的手。看着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的小患者,我的心里十分欣慰,也增加了我做好援疆工作的信心。在之后的工作中我每天坚持早来晚走,尽职尽责的查看每一个病房患者,及时发现诊疗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行之有效的诊疗意见。并利用每天教学查房的机会向当地年青医生讲述疾病的诊疗思路,使她们提高快速认症、准确诊断治疗儿科疾病的能力。
在儿科门诊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慕名而来找吉林四平儿科专家给孩子看病的患者家属,每次我都会热情接待。因为当地人对汉语掌握的不是很熟练,所以我每次问诊时都提醒自己一定要放慢语速、吐字清晰,并反复确认他们说过的病史,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更好地为患者诊断治疗。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娴熟的诊疗技术使我获得了患儿家属的交口称赞,这些更激励着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精益求精,用最优质的医疗水平服务于当地人民。
援疆工作是推动发展的工程、是民族团结的工程。能够运用专业技术为吉木乃县各族同胞解除病痛并得到肯定,我心中感到满满的成就感!我一定秉承妇婴医院精医厚德,仁爱济世的院训,以实际行动为推进新疆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字、图片:赵旭
编辑:姜永生 校对:陆芃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