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产褥期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产褥期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产褥期是指胎儿及其附属物胎盘娩出到生殖器官完全恢复至非妊娠状态的一段时间,一般需要6~8周。在民间俗称为“坐月子”。那么,产褥期和“月子”是一回事吗?产褥期是指胎儿娩出至满6周(42天);“月子”是指胎儿娩出至满月(30天);二者不完全一致!

恶露异常:要注意从恶露的量、色和气味变化进行观察。如果从阴道掉出膜样或者肉样物,应当及时送医院进行检查。

出现恶露异常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子宫残留部分胎膜或胎盘,宫腔感染或者子宫位置严重后倾、恶露引流不畅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不仅会延长恶露的时间,影响子宫的恢复,严重的还可以引起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等。如果发现恶露异常应当及时就医,同时采取半卧位休息,以利于恶露的排出。

产后尿储留:尿潴留就是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预防措施包括:产程中鼓励进水和及时排尿;产后短时间内多吃些带汤饮食,多喝红糖水,使膀胱迅速充盈,增加尿量,鼓励在产后2~6小时内,应主动尽早排尿。此外,要注意每次的尿液是否排干净;有时虽然也排尿了,但是尿量不多,伴有尿频,呈慢性尿潴留,应及时告诉医生。有人不习惯卧床排尿,可以做起或者下床,直接去卫生间排尿,但应注意有人陪伴,保证安全。

产后便秘:产后最初几天,往往容易出现便秘。主要原因是自妊娠时胃肠肌张力和蠕动力减弱,胃液中盐酸分泌减少,产后肠蠕动也减弱,卧床时间长、活动少,影响了肠道的活动和恢复;产后腹壁松弛。腹肌收缩无力,不能借助腹压排便。另外,有会阴伤口或者痔疮的产妇,会因疼痛而不敢用力排便。产后吃少渣饮食,也不利于排便。预防措施应尽早下地活动或坐产后健身操,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养成排便习惯,一旦便秘可用性质温和的缓泻剂,勿用强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