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儿童节气养生——清明

   传统中医向来强调“三因制宜”和“天人相应”理论,在每年合适的时间,合理安排孩子的起居生活,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原则做,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增强体质,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减少生病,茁壮成长。

   目前清明已过,天气逐渐暖起来,此时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时节,宝爸宝妈们工作之余可以带上孩子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让孩子和阳光、泥土、植物近距离接触。

   清明后天气已经告别了"乍暖还寒",穿衣方面可以不用考虑"春捂"的问题,但外出时,仍需固护好孩子头颈,春风虽然温和,但抵抗力差的孩子,吹风后仍容易伤风感冒。孩子外出玩耍出汗后,应及时将汗液擦干,以防感冒。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此时天地间生发之力足,万物生长速度都加快,孩子也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如果这个期间能做好养生保健,将对孩子的疾病预防和生长发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对于肝气旺盛的孩子而言,他们通常容易出现肝气生发太过,根据五行生克理论,此时脾土的运化功能就会被抑制,宝宝容易出现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大便不畅等症状,故清明养生,重在健脾养肝。此时的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忌寒凉、煎烤熏炸、辛辣刺激等食物,多吃时令蔬菜,豆类、山药等。

   此外,因肝主风,在志为怒,故情志类的疾病常常在春季多发或加重,如小儿抽动症等,所以家长要注意安抚患儿情绪,避免责骂,保持其心情舒畅。

   【温馨提示】:在每个节气点进行相应的保健推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在医疗机构经专业中医医生评估宝宝体质,来制定保健治疗方案。